全球首颗云原生边缘计算卫星云边一体方案在太空验证
2020年起,全球卫星产生的数据量,首次超过卫星传输的数据量,大量数据迫切需要在轨计算处理,卫星亟需实现“智能化”。 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的出现,有效降低了空天计算的实验门槛,使得天上卫星的管理,像地面服务器的管理一样简单,“地面鼠标点点,天上卫星颤颤”。
背景:卫星上天拟解决在轨计算难题
传统卫星都是封闭架构,为特定任务定制卫星,为特定卫星定制载荷,为特定载荷定制软件等,一星一任务,一箭定终生。封闭系统架构的结果必然导致硬件、软件不兼容,无法互换复用,技术迭代很慢。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国内外卫星厂商从软件定义的角度提出了软件定义卫星。软件定义卫星是一种以天基计算为核心,采用开放系统架构,支持有效载荷即插即用、应用软件按需加载,能够方便地通过更新软件去重新定义卫星功能,从而灵活适应多种任务、多类用户的新型智能卫星,如SmartSat、GSky-1、Eutelsat Quantum、OneSat、天智一号等。
然而软件定义卫星仍然面临软件或应用在打包、分发、部署、升级、维护方面存在诸多困难,难以满足卫星在轨业务的快速迭代、即时部署、灰色发布、持续演化等需求,为此国内外都在试图退出新一代智能卫星。
突破:从无到有,打破在轨计算壁垒
2021年12月7日,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云原生卫星。作为全球首颗云原生卫星,它利用容器技术,基于微服务,借助敏捷方法,通过DevOps来实现应用的持续交付,具有以下优点:
- 快速部署:云原生卫星使用敏捷开发和DevOps,不但可以让用户快速开发程序,自动化部署应用,同时还能持续的更新星载应用,让应用随时跟得需求变化,甚至是引导需求;
- 弹性扩展:云原生卫星天生具有云计算的特点,其资源是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伸缩,提高资源的利用率;
- 安全可靠:云原生卫星依托于容器编排与微服务的组合,使得星上应用具有自动恢复、容错、故障隔离等能力,应对太空复杂环境,让星上应用时刻处于可用状态;
- 高度自治:云原生卫星使用容器化技术,星上应用运行于容器之中,与位置和环境无关,同时构建应用所需要的依赖包、配置文件和后端服务等都是和应用构成一个整体,实现自治管理。
利用云原生边缘计算技术,卫星在太空中先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,可减少大量传输压力,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多样化的需求。以通信、遥感为代表的传统卫星,只有储存能力,只能将存储的数据回传到地面,不具备星上处理能力。
意义:给卫星装APP,实现“业务上天、服务在轨”
如下图所示,通过将KubeEdge系统和轻量级AI推理模型Sedna根据卫星特点进行重构,赋能卫星云原生边缘计算能力,实现了卫星与地面站的协同AI推理,在遥感场景下,地面目标在轨识别精度提升了50%以上,卫星回传数据量减少了90%,并支持AI模型的在轨持续更新。
云原生卫星的到来,给洪水防灾减灾领域带来巨大变革。过去发生洪水时,需先在地面将“拍摄灾区图像”的指令传输给卫星,卫星将拍摄的影像回传。卫星的在轨计算需求迫切。尤其在中国西南地区,80%-90%的数据都是云层遮挡,是没有用的,但是卫星上没有处理,还要传到地面。卫星将所有影像回传后,地面再统一进行云检测与水域提取,生成监测报告通常需要1天时间。由于卫星没有筛选处理能力,所有的数据还是要传到地面才能进一步应用,因此卫星的在轨计算功能是迫切需求。
当卫星有了云原生边缘计算后,洪水来临时,卫星可以通过在轨AI推理,将被云雪覆盖超50%的低质量图像数据丢弃,减少传输压力。并在有效图片回传后,在地面算力资源丰富的中心节点使用高精度AI模型进行运算,进一步缩短影像预处理、水域提取、监测报告生成的时间,防灾减灾响应缩短至1小时。
除了将应急响应时间从天级降低到小时级,卫星边缘任务还可按需更新,通过在轨AI推理,比较暴雨前后图片,发现山体坍塌风险,提前发现地质灾害隐患,并进行预警。
此次云云原生边缘计算在太空成功验证后,后续将在太空中形成协同计算网络,未来有望更好地服务于航空航天、应急通讯、生态监测、防灾减灾以及城市建设。